國際市場是一部上映於2014年的電影,該片對台灣人而言相當陌生,但在韓國是歷年第二賣座的電影,有巨大影響力。本文旨在寫出個人對電影的評論及一些反思。(演員、拍攝手法、劇情摘要,朋友可以參考這篇心得)
觀眾可以藉由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看到1950年到2000年左右韓國的變遷,歷史課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藉由電影中精心安排好的串聯,能連結成一個有條理的線性敘述。電影中有幾個梗,如現代企業的興起、知名設計師安德烈金的發跡……等,皆在故事中和主角發生關係。這些片段看似極度不合理,但是這些精心安排的橋段,一方面能讓觀眾在看見自己熟悉的人物時增強故事與自己的連結而產生”共時性(simultaneity)”,另一方面似乎能讓觀眾在看見與主角接觸的名人時會心一笑,在緊張的劇情發展中得稍微喘息。而主角面對外籍勞工挺身而出時的急公好義舉動,在人人為己的社會有其教育意義。片中主角與一起成長的朋友達九的互動,也為電影增添不少風采。另外,電影的敘事方式,即以現在的分段事件說過往主角的人生,最後以”祭母”總結的手法,非常有效果。
觀眾可以藉由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故事,看到1950年到2000年左右韓國的變遷,歷史課本上冷冰冰的文字,藉由電影中精心安排好的串聯,能連結成一個有條理的線性敘述。電影中有幾個梗,如現代企業的興起、知名設計師安德烈金的發跡……等,皆在故事中和主角發生關係。這些片段看似極度不合理,但是這些精心安排的橋段,一方面能讓觀眾在看見自己熟悉的人物時增強故事與自己的連結而產生”共時性(simultaneity)”,另一方面似乎能讓觀眾在看見與主角接觸的名人時會心一笑,在緊張的劇情發展中得稍微喘息。而主角面對外籍勞工挺身而出時的急公好義舉動,在人人為己的社會有其教育意義。片中主角與一起成長的朋友達九的互動,也為電影增添不少風采。另外,電影的敘事方式,即以現在的分段事件說過往主角的人生,最後以”祭母”總結的手法,非常有效果。
然而,主角排除萬難遠赴德國及越南”拚經濟”,協助家庭過活時,我們恐怕忽略其他層面。
本電影的英文片名為”Ode to My Father”意即”吾父頌”。觀眾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到對主角的禮讚,但恐怕會忽略掉許多其他層面的意義。雖然這部電影的主旨表面上是在讚頌身為長子的主角為家庭的貢獻,但其實是在對父權文化中給予男性被期待的壓力的一種緬懷,這部電影所要突顯的主要價值,恐怕不是這個追求性別平權時代中一個”政治正確”的論述。除了過度強調父權外,這部電影仍有許多部份應受到批評。二戰以後的韓國,除了遭受韓戰的衝擊外,還經歷了朴正熙、全斗煥等獨裁者的統治,而國際市場並未描寫這些部分的悲劇。韓國人民在追求民主化與自由化的過程中犧牲無數,其中最著名的是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在光州事件中,上千名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光州市民及其他男女老幼無辜被殺,而這些屬於韓國人民乃至於全人類的的歷史,竟沒有在電影中呈現出來(除了聽到國歌要起立外),徹徹底底地消失在主角的人生中。
顯然,這賣座片認為為自由而流了血,遠不如為掙麵包而流的有價值。這部動人心弦、賺人熱淚的電影所站的立場及其試圖傳達的價值與信念,偏狹於官方民族主義與物質主義上,而絲毫沒有性別平等與轉型正義的觀念存在。同時,這部電影恐怕也會會批評太過”個人主義”,電影中主角的故事與韓國的變遷息息相關,然而片中未對時代背景有足夠著墨,對韓國近現代歷史不熟悉的觀眾可能無法掌握劇情發展脈絡。
本電影的英文片名為”Ode to My Father”意即”吾父頌”。觀眾可以在這部電影中看到對主角的禮讚,但恐怕會忽略掉許多其他層面的意義。雖然這部電影的主旨表面上是在讚頌身為長子的主角為家庭的貢獻,但其實是在對父權文化中給予男性被期待的壓力的一種緬懷,這部電影所要突顯的主要價值,恐怕不是這個追求性別平權時代中一個”政治正確”的論述。除了過度強調父權外,這部電影仍有許多部份應受到批評。二戰以後的韓國,除了遭受韓戰的衝擊外,還經歷了朴正熙、全斗煥等獨裁者的統治,而國際市場並未描寫這些部分的悲劇。韓國人民在追求民主化與自由化的過程中犧牲無數,其中最著名的是1980年光州民主化運動。在光州事件中,上千名追求自由與民主的光州市民及其他男女老幼無辜被殺,而這些屬於韓國人民乃至於全人類的的歷史,竟沒有在電影中呈現出來(除了聽到國歌要起立外),徹徹底底地消失在主角的人生中。
顯然,這賣座片認為為自由而流了血,遠不如為掙麵包而流的有價值。這部動人心弦、賺人熱淚的電影所站的立場及其試圖傳達的價值與信念,偏狹於官方民族主義與物質主義上,而絲毫沒有性別平等與轉型正義的觀念存在。同時,這部電影恐怕也會會批評太過”個人主義”,電影中主角的故事與韓國的變遷息息相關,然而片中未對時代背景有足夠著墨,對韓國近現代歷史不熟悉的觀眾可能無法掌握劇情發展脈絡。
我還是會推薦對韓國有興趣的朋友看這部電影。畢竟這部電影除了講了韓國在國際社會大時代下的變遷,還提到多位對現代韓國有影響力的大人物。至於想要接受情感衝擊的朋友,這部動人心弦的故事肯定不會讓人失望。然而,除了看這部對舊文化之完美典範的禮頌外,對韓國有興趣的朋友應該要補充韓國其他方面,特別是民主轉型過程的知識,才能掌握韓國的全貌。
這部訴諸個人努力而激起民族情感的電影讓我更意識到,電影本身和歷史觀點、政治觀點是難以分隔的。觀賞電影時,除了欣賞演員的技巧、拍攝與敘事的方式及劇情鋪陳時,人們也應該試著"see beyond the horizon",了解電影背後的政治的、權力的脈絡所在。當代法國思想家傅柯(Michel Foucault)在"知識-權力"理論中提到,知識和權力的關係難以割捨,知識常常是有權力者的附屬物,若我們僅僅欣賞電影的表面而全然吸收電影要傳達的知識,則很難不落入拍這電影的有權力者的圈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